基地达到四本是开启迁移功能的关键节点。迁移点的选择直接影响后续资源获取、战略布局以及联盟协作效率。首先需确保目标星系资源分布均衡,金属、晶体、重氢三类基础资源储量需满足中期发展需求,同时避免选择敌对势力密集区域。前哨站建造前需派遣侦查舰实地考察,确认无高等级野怪或玩家封锁。
迁移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工程船调度与资源储备。工程船需提前部署至目标位置,优先建造前哨站指挥中心并升至5级以解锁资源对接功能。资源储备需覆盖迁移后48小时的发展需求,避免因资源短缺导致防御薄弱。舰队护航需配置至少一支防空型舰船编队,防止迁移过程中遭遇拦截。冷却时间240小时内无法二次迁移,因此选址需谨慎评估长期发展潜力。
目标星系的地理位置需兼顾攻防需求。优先选择靠近联盟主城但非核心交战区的次级资源带,既能获得联盟支援又避免直接卷入大规模冲突。若以资源采集为主,可考虑小行星稀疏区边缘,降低采矿船往返时间;若侧重PVP,则需选择交通枢纽附近的战略要地,便于快速响应战场变化。星系内中立建筑如联络站或遗迹的分布也需纳入考量,这些设施可能提供额外增益。
迁移后的适应阶段需调整舰队部署与防御策略。新基地落地后立即建立预警体系,通过侦查舰持续监控周边活动。资源采集优先覆盖高等级矿点,同时保留至少两支工程船应对突发维修需求。技术树应优先点出降低舰队能耗与提升曲速航行的科技,缩短后续调兵时间。联盟协作方面,及时与成员共享坐标并参与联合防御协议,确保迁移成果不被敌对势力破坏。
随着游戏进程推进,原选址可能因资源枯竭或战略权重变化而失效,需提前规划二次迁移路线。定期扫描相邻星系态势,结合联盟整体战略调整布局。若遭遇不可控因素如高强度围攻,可主动降级基地触发随机迁移,但需承担资源损失风险。最终目标是通过科学选址实现资源、防御与战略机动性的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