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对敌方进攻时,首要任务是分析敌情并快速制定防御策略。通过侦查获取敌方兵力部署、兵种构成及行军路线是基础操作,这能帮助判断敌方主力部队类型和进攻方向。根据侦察结果,应立即调整城防设施和驻守部队,优先选择山地、河流等具有防御加成的地形布防,同时升级城墙耐久度并设置陷阱障碍物。驻守部队的配置需遵循兵种克制原则,例如用枪兵对抗骑兵、弓箭手压制步兵,同时合理分配前锋、中军、大营位置,确保防御体系具备输出和减伤双重能力。
资源管理和联盟协作是长期防御的关键。确保粮食、金币等战略物资充足,避免因资源短缺导致防御设施无法修复或兵力无法补充。与盟友建立联防机制,通过共享情报、互相驻守形成区域防御网络,能有效分散敌方火力。若敌方采用集中突破战术,可协调盟友实施声东击西策略,佯攻次要目标牵制敌军主力。联盟科技中的防御加成和援军速度提升也需优先研究,这些细节将显著影响战场持久力。
战术层面需灵活运用战法组合与特殊道具。针对敌方高回复型队伍,可配置绝水遏敌草木皆兵等禁疗战法;若敌方依赖主动技能爆发,则需携带战必断金避其锋芒等减伤战法。攻城器械如投石车能加速破坏敌方耐久,而坚守状态可在危急时刻争取喘息时间。注意驻守部队的接战顺序遵循后到先战原则,因此需精确计算援军到达时间,形成梯次防御。
通过展示防御实力或发布檄文可能威慑部分进攻意图,但若防御失利,应及时转移资源至安全城池,并标记敌方薄弱点以备反击。沦陷状态下可通过外交谈判或资源赎买争取缓冲期,同时暗中集结兵力联合盟友发动突袭。长期来看,提升武将等级、研究军事科技及优化城建布局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抗打击能力,形成攻守兼备的良性循环。